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五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属于缓慢氧化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有能量变化2.下列图示中错误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A.读数偏大B.液体喷出C.液体污染D.酒精溅出3.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35.45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6.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7.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A为氧元素C.AC处于同一周期D.C的原子序数为178.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C.尼古丁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9.如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表示的物质中含有3个氢原子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10.有一杯饱和的食盐水,小刚同学对它进行下列操作,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是()B.倒出一部分C.升高温度D.恒温下,再加A.再加水食盐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矿泉水D.蒸馏水12.A~H都是初三化学前四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B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推测物质B为二氧化锰,C和D、E和F两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B.反应②这个实验中,生成G和H两种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C.A在H中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Fe2O3D.该图中共发生了3个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2)加热的条件下,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选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该将B装置的长颈漏斗换作________。(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使酚酞变红。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回答以下问题:①制取氨气的装置_________(从上面的装置中选择)。②若测定氨气的体积可以选用F装置,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将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置于滴有酚酞的水槽中(如图),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