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四校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构成微粒相同的一组是()A.铁、液氧B.汞、干冰C.硫酸铜、氯化钠D.水、金刚石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B.金刚石C.过氧化氢溶液D.钢3.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氧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用灼烧的方法7.下列实验设计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8.C60向人类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B.C60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称量5.0g粗盐D.过滤10.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选项应用原因分析氧分子变小了A46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D用飞机在云层中撤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放热A.AB.BC.CD.D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发射火箭的助燃剂C.铝能与盐酸反应,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D.氩气通电时能发光,可用作不锈钢焊接的保护气12.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再冷却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B.质量比为3:10的C和O2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1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14.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的种类B.原子的个数C.原子的质量D.分子的种类1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对暖宝宝发热过程进行探究,传感器获得图2和图3所示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2)图3气压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氮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计算:(1)α﹣丙氨酸中含有_____种元素,其中碳、氧2种元素质量比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