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花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要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钢D.把混合气体在两个容器中互相倾倒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石蜡融化C.酒精挥发D.煤的燃烧实验方法3.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实验目的项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B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铜丝网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D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木条复燃。D.DA.AB.BC.C5.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2OB.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6.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制玻璃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点燃酒精灯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D.倾倒液体9.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单质碳和一种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A.Na2SO4B.Na2CO3C.NaHCO3D.NaOH10.临近中考,小敏妈妈为她拟定的食谱为:米饭、红烧肉、清蒸鱼、豆腐、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应该增加的食物是A.花生米B.凉拌黄瓜C.炖排骨D.炒鸡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9年2月22日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32.4千米。在抗震救灾中,可使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的稀溶液进行消毒,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2)地震后,水源将受到严重污染。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净化后方可饮用,净化水常采用的措施为: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以下措施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3)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进行多次消毒。如使用漂白粉作为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科技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如图1,从烧杯的一侧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3)若没有玻璃片,可能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