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花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3.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3H--表示三个氢原子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MgCl2═CuCl2+MgB.CO+CuOCu+CO2C.Mg+O2MgO2D.H2O2H2↑+O2↑5.将质量相等的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Al④Fe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生成的氢气最少B.镁生成的氢气最多C.铁反应最迟缓D.镁反应最剧烈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分子间有间隙区分硬水和软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DA.AB.BC.C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B.可以用洗洁精溶解油污C.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D.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天然气做燃料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金刚石用来做钻探机钻头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A.B.C.D.4P+5O22P2O510.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b、c恰好反应,没有剩余B.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C.m3=m1+m2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20516反应后质量/g6x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化合物B.x等于30C.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5:4D.丙一定是催化剂12.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13.“见著知徽,见微知著”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B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B.BC.CD.D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是()A.石墨B.C60C.煤炭D.金刚石15.下列生活用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H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序号)(4)装置F与装置B比较有什么优点?________(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