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易失电子B.x只能为7C.M为金属元素D.x为8时,M为阴离子2.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铁丝弯曲D.酒精挥发4.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C.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B.t1°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C.t2°C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D.将t1°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仍然都是饱和溶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8.在下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处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B.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能是氧气被消耗C.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导致气压增大D.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铜有优良的导热性用铜作电线B石墨很软制铅笔芯C汽油具有可燃性作汽车燃料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A.AB.BC.CD.D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①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⑤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⑥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②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⑥11.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力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错误的是A.B.C.D.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液体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出液体的体积13.水是生命之源,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D.当a物质中含少量b物质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物质15.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然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片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条在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