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竹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钙B.铁C.氧D.氢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5.“氯气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这句话说明的是氯气的()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6.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A.炒菜时闻到香味B.压缩空气C.干冰升华D.湿衣服晾干7.乙酸苯甲酯是茉莉花香气的成分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C9H10O2)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150gB.乙酸苯甲酯分子中氢元素质量最小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10:2D.乙酸苯甲酯由9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组成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汽油挥发C.光合作用D.石蜡熔化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C.白瓷板压蜡烛火焰上出现黑色固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为0.94%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作燃料C.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11.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构成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粒子为Mg+、Cl﹣1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中三种元素的信息,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2中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B.氯元素位于图1中的W处C.图2中A的符号为N2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室选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要考虑_____,实验室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填字母)。(2)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高锰酸钾是由_____(填微粒符号)构成的。(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4)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序号12345678MnO2用量/g0.10.20.30.40.50.60.70.8所用时间/s178632222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14.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应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小东同学利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如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上方的玻璃管中部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和红磷,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信息:白磷着火点40℃,红磷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