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竹坝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提出该理论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B.拉瓦锡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D.门捷列夫2.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A.生石灰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A.B.C.D.4.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融化C.水的蒸馏D.酚酞试液变红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7.“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碘、钙、硒指的是()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8.烧烤已成为徐州的饮食文化,烧烤为什么用木炭而不用木柴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光,通过热辐射使食品均匀受热②木柴燃烧产生火焰,有时还冒黑烟,容易将食品烤糊、熏黑③木炭、木柴都是可燃物,但木炭的热值大于木柴的热值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目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31616反应后的质量(g)17m611A.物质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7gD.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下表是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最高正价+1+2+3+4+5+6+7最低负价000-4-3-2-1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上表中,若某元素既可呈正价,又可以呈负价,则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_____。②上图中,若A为原子,则X=_____,A的化学性质与_____相似(选填字母B、C、D)。③上图中,共有_____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层。(2)A、B、C、D表示4种物质,其构成粒子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连接制取完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B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还应该补充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