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化学九上期中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2.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A.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氧元素D.该可燃物中可能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氧元素3.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钔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C.核外电子数为157D.相对原子质量为258g4.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分解反应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高温C.高炉炼铁的原理:Fe2O3+3CO2Fe+3CO2还原反应D.实验室里用纯碱制取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5.在运输烟花的车辆上,需要张贴的标志是()A.B.C.D.6.铬酸钾(K2CrO4)是一种黄色固体,用于鉴别氯离子,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A.+2B.0C.+4D.+67.下列物质排入空气中,不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氢气B.粉尘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8.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排列顺序B.性质与用途①净水程度由低到高:蒸馏、过滤①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②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硅、氧②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C.化学史D.物质的鉴别①最早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拉瓦①双氧水和蒸馏水:用二氧化锰锡②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②发现元素周期律:张青莲A.AB.BC.CD.DD.物质总质量9.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质量10.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C.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用作电池的电极D.因为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切割玻璃12.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如图是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和种类都没有变13.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Fe在Ⅰ、Ⅱ两类反应条件相同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1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甲骨刻字15.在H2SO4中H、S、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1、+4、﹣2B.+1、+6、﹣2C.+1、+1、﹣2D.﹣1、﹣7、+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3)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