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B.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能用来制作霓虹灯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3.成语是中国特色的古代传承语言艺术。下列成语中一定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聚沙成塔C.灰飞烟灭D.滴水成冰4.常温下,在足量pH=2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5.动物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6.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7.美丽中国!幸福重庆!严防“非洲猪瘟”的传播人人有责。常用消毒药10%的苯和苯酚、去污剂、次氯碱类及戊二醛(C5H8O2)消毒效果最好。下列有关戊二醛说法正确的是()A.戊二醛由15个原子构成B.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C.1个戊二醛分子与4个水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相同D.戊二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人体摄入的镉一旦过量可导致慢性中毒。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有关信息和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中子数等于48C.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D.镉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②Fe2+③④P2O5⑤KClO3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CO2变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相同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1.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铷元素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12.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衣:棉布制成衣服B.食:大豆制成豆浆C.住:石块砌成房屋D.行:燃油驱动汽车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C.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14.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某同学对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A.高锰酸钾溶液B.锰酸钾溶液C.硫酸钾溶液D.碳酸钾溶液15.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1)装置l中,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_____。通过a、b两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装置II中,将Y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