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臭氧D.PM2.52.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C.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D.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D.连接仪器4.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5.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合物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6.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选项待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生铁和钢用磁铁吸引加稀盐酸B浓硫酸和浓盐酸尝味道打开瓶盖闻气味C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入水中观察观察颜色D氧化铜和氧化铁观察颜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AB.BC.CD.D7.“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吉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B.使用清洁能源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分类回收垃圾8.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O2,同时只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A.只含有碳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内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10.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11.为了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最好选用下列物质的()A.木炭B.细铁丝C.红磷D.石蜡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MnO2B.NaOHC.O2D.H2SO413.下列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分开的是A.食盐和泥沙B.食盐和糖C.大米和沙子D.酒精和水1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O2可用于急救病人而O3则不能—分子构成不同B.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盛夏的大明湖畔,荷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15.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A.晾衣服B.装纱窗C.捞饺子D.沥茶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实验室若要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编号),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则收集装置为____(填字母编号)。(3)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氧气。他应该将氧气的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____端相连(选填“a"或“b”),请你分析能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萍乡的著名景点“孽龙洞”是由石灰岩被地下水及空气长期冲蚀而成,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CaCO3),生产中可用来制取熟石灰[Ca(OH)2],若生产工艺中钙元素的质量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