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七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Zn、CO2、H3PO4B.H2、H2O、KClO3C.O2、NaOH、H2SO4D.CO、MgO、NaHSO42.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C.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与CO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2和H2O,经测定水的质量为18g,则甲烷质量为16g3.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碱溶液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C.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D.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4.下列现象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水在常温下呈液态B.在加热条件下水变成气体C.电解水可以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D.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倾倒液体C.称取药品D.放置洗净的试管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x=20,则该粒子符号是Mg2+B.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8.下图是甲、乙、丙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C.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5:169.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氧化铜、海水B.氮气、氧气、空气C.水银、水、甲烷D.红磷、干冰、食醋10.如图表示碳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点表示的物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b、c点表示的物质均具有还原性C.c、d点表示的物质不可以相互转化D.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2CO311.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2.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然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片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甲图为物质转换关系,乙图所示为相关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甲图序号乙图装置选择反应化学方程式问题分析①C_____燃烧产物中有时会有CO生成,原因是:_____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②_____实验时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将燃着的红磷熄灭,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③A_____若该实验未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总结甲图涉及的反应都是_____反应。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氢气、点燃氢气,并收集氢气燃烧后的产物。(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2)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