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阳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离子不可以转变成原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导线3.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B.试管夹C.滴瓶D.蒸发皿4.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7:1B.7:8C.7:16D.7:325.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高锰酸钾,B是高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20℃时,往50g蔗糖溶液中加入5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于冷冻B.氢气用作燃料C.石墨用作电极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10.分别表示参加反应的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混合物C.4个X分子与1个Y分子恰好完全反应D.1个Z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空气C.牛奶D.五氧化二磷1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通电后a、b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电源A为_____极。(2)b试管内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电解水得出结论为:①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5)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6)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中子数为1,则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1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但需在管口放棉花,作用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