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德化县联考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向2只盛有100g5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B.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C.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D.升高温度可以将①中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烧生成SO3A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水是化合物,可分解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可利用CO的还原性紫色火焰来炼铁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B水,接通直流电源体积比是1:2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C黑色粉末变为红色Fe2O3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D木条不复燃O2能支持燃烧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A.AB.BC.CD.D3.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因为物质与氧气反应不生成其他气体就可除去氧气,所以实验室可以选择用铁丝或红磷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虽然氮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却不一定是氮气C.因为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溶液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5.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6.对现象微观解释合理的是()选项现象微观解释A用仪器移走部分硅原子形成“中国”两字原子在不断运动B盛有氨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全部变红分子很小C2LCO和1LO2反应后生成2LCO2分子之间有间隔D氧气和臭氧性质有差异分子的构成不同A.AB.BC.CD.D7.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B.原子C.离子D.中子A.分子8.我国拥有LED技术(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自主知识产权。图a、b分别为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原子核内有7个电子B.氮化镓的化学式可能为GaN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9.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B.氧化物:氧气、五氧化二磷C.化石燃料:煤、石油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10.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12.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A.MgFB.MgFC.MgFD.MgF13.下列几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B.甲烷燃烧:C.镁条燃烧:D.红磷燃烧:14.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A.6B.8C.10D.1215.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上图中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为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