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潘径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B.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2.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丁烷,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正确的是()解释A.丁烷属于混合物B.丁烷是由4个碳原子和10氢原子构成C.丁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53.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事实项A氯化钠是咸的,葡萄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B酒精溶液不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C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D硫酸、盐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A.AB.BC.CD.D4.“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5.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C.碳酸钾—KCO3D.氧化铁—FeOA.水银—AgB.生石灰—CaO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不向水中丢垃圾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8.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母10.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C.用相同容积的试管需要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写一种);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的原因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选用_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4)将30g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3.4g.求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提示:)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