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梅列第一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水漕B.长劲漏斗C.锥形瓶D.坩锅钳2.《荀子·劝学》中“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其义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却“性质”不同。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下列两者中的水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体积不同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C.液氧D.澄清石灰水A.洁净的空气B.矿泉水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5.日常生活中高钙奶、加铁酱油中的“钙”和“铁”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6.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77.下列相应的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是()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OP2O5化合反应B.探究水的组成:H2OO2+H2分解反应C.工业制氧气:H2O2O2+H2O分解反应D.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氧化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液体药品C.闻药品的气味D.称量氯化钠9.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以证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变10.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B.肥皂水可检测硬水和软水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固体药品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12.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1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D.氯化钠A.金刚石B.汞C.氢气14.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蒸发鉴别蒸馏水与食盐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闻气味鉴别白酒与白醋D.用观察颜色鉴别氯酸钾与高锰酸钾15.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生活中的现象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D水通电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赵敏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中留有25mL空气(不考虑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将气体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装置内空气体积的变化。(资料)铜丝在加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