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A.M和N是反应物,P可能是催化剂B.Q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等于M和N中元素种类C.反应后M的质量为4.64gD.若M与N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M与N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B.甲烷具有可燃性C.参加反应微观粒子与生成微观粒子的个数比是1:2:1:2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A.硫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镁B.盐酸、硫酸铜、硝酸钠C.氯化钾、碳酸钠、硝酸D.硝酸银、盐酸、氯化钡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2.03.02.0反应后的质量(g)1.2x2.45.4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2.0,乙可能是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D.丙可能是单质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同,故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7.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耐腐蚀性C.金属的导热性D.金属价格8.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B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钾固体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足并充分反应量)反应A.AB.BC.CD.D9.下列对金刚石和石墨的认识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燃烧产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SO2和CO2(闻气味)C.H2O和H2O2(MnO2)D.N2和CO2(燃着的木条)11.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B.C.D.1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3.在2H2S+3O22SO2+2H2O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A.S,OB.只有SC.只有OD.H,S,O14.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B.工业废水处理未达标就排放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④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