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泰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A.闪电B.酸雨C.臭氧层空洞D.温室效应2.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高炉炼铁中焦炭不仅提供高温,还能产生还原剂COD.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B.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点燃,称量燃烧前后固体质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热木炭迅速伸入集气瓶底,可保证氧气完全参与反应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负极与正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水是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6.2019年12月17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生产航母用到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D.铝合金是铝和其他金属组成的化合物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8.你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关于下列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其中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都具有毒性,能够使人死亡C.都可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无污染D.为防止CO中毒,可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9.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B.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C.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D.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10.关于配制5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1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D.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