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区安海片区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3O4——氧化铁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原子D.Cl2——2个氯原子2.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作保护气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C.氧气可以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D.膜分离空气法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3.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4.杀虫剂DDT的化学式为C14H9O5。下列关于DDT的说法正确的是A.DDT由28个原子构成B.DDT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DDT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一个DDT分子中含14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5.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8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A.表中的待测值为32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为()A.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8.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只有每天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才能健康成长,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C3H7O2N)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分子有四种元素组成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9.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A.人类征服了火B.中国发明了火药C.张衡发明了地动仪D.远东制瓷技术10.环保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PM2.5(细颗粒物)浓度下降。下列做法不利于PM2.5浓度下降的是A.建筑工地喷水降尘B.禁止野外焚烧作物秸秆C.发展火力发电D.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11.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烧杯代替量筒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④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防止液体飞溅出来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⑥C.②③⑥D.只有①⑥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B.给试管加热C.滴加液体D.称量10.5g固体13.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14.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B.20L氢气可以压缩到5L——分子的体积很小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间隔变大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