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A.m的值为18B.是一种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与氢元素能形成化学式为HSe的化合物2.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我市进行扬尘污染综合治理B.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环境保护各项活动C.生活中尽量少用或者循环使用塑料袋D.为减少塑料污染,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的位置加热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C.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CO2变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相同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生产生活使用的水却较少B.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C.0℃时,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小,水的密度(1g.cm3)最大D.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7.水是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8.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9.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饱和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因为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11.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Cu2+C.剩余固体中肯定含银和铜D.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银1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属于分解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