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铁丝D.硫粉2.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磷矿粉D.硫酸钾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5.下列解释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B.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为使煤充分燃烧可将煤制成蜂窝煤D.根据图的实验现象可知,由镁条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扑灭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A.混合物:合金、海水、空气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金属:铁、铜、汞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D.C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色8.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四种元素B.①③⑤表示原子C.①和⑤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③形成的化合物是NaO9.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都正确是选项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A铝五氧化二磷稀硫酸空气B水银水硝酸铵冰水混合物C硫粉干冰氧化铜生理盐水D海水氧化钙红磷双氧水A.AB.BC.CD.DD.瓷器破碎10.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器生锈B.酒精挥发C.冰雪融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金刚石切割大理石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B.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CO前一定要验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条件是_____。(3)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请回答:(1)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2)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3)以下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①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___.②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用装置C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管上的橡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