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八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优乐美”奶茶的营养成分表中注明:本品每份80g,含钠70mg钙25mng,锌0.52mg。此处所标成份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3.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4.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如图所示(小圆圈代表碳原子)。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式都为C,因此两者为同种物质B.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石墨可以合成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但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5.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剂,是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B.空气中CO2含量的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2和CO都可用于制碳酸饮料6.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取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A.SiClB.SiCl3C.SiHCl3D.SiH2Cl37.要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试剂A.Cu、FeCl2溶液、ZnCl2溶液B.Fe、CuSO4溶液、ZnSO4溶液C.Fe、Cu、ZnCl2溶液D.Zn、Fe、CuSO4溶液8.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醛是氧化物B.丙烯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1D.该物质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0.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B炭粉与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在空气中灼烧CCuSO4与FeCl2加等量水溶解,观察溶液颜色D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A.AB.BC.CD.D11.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化学用语B.现象描述氧化铝——AlO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H——表示一个氢分子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性质与用途D.事实与解释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B.BC.CD.D1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13.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A.降低火柴梗着火点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1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2HB.氧化钠——NaClC.镁离子——Mg2+D.硫元素——S15.研究化学的发展史是我们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D.英国科学家波义尔通过敏锐的观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