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片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应用B物质的制备①液氮用于医疗手术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②红磷用于制造照明弹②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油含碳元素)C物质的提纯D.物质的鉴别①用明矾除去水中的不溶物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②用加热煮沸方法除去汽水中的碳酸②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A.AB.BC.CD.D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碳酸钙B.氧气C.蒸馏水D.氢氧化钠3.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D.元素种类由中子数决定5.下图为利用固碳酶作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物质丙(乙烯)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①的反应原理为CO2+C==COC.该转化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6.烧杯中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2.0g,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4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含两种溶质B.向b点溶液加入锌粒,冒气泡C.原混合物中铁粉质量为2.4gD.该Cu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A.进行垃圾分类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9.“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下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稀释浓硫酸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C.测溶液的pHD.制取氧气11.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钠是一种有一种有毒的物质,其中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5B.+3C.+2D.+412.“文明驻马店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来灌溉农田B.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应要求零排放C.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以传承民族文化D.为有效利用资源进行垃圾分类回收13.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2CO31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1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以上答案都不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据如图A、B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A中,对比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对比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_______不同;实验中热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花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写出主要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