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x的值是7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则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D.为防止发生火灾,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3.为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你认为哪一支试管的实验是多余()A.甲B.乙C.丙D.甲和乙4.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10200反应后的质量(g)02020xA.丙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D.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6.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D.与玻璃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4D.208.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u+2H2SO4(浓)CuSO4+SO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反应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C.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D.X的化学式为H2O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试管内压强的减小会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10.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C,均变为不饱和溶液B.t1°C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P点表示t1°C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1.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0mL量筒②20mL量筒③1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粉末和炭粉观察粉末的颜色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C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混合气体D鉴别食盐和和蔗糖粉末加入水,搅拌A.AB.BC.CD.D1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途:都能做燃料B.性质:都能与水反应C.结构:分子构成相同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图书、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