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微观解释A.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100mL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B.BC.CD.D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3.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C.金属导电性强弱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4.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块融化C.汽油挥发D.瓷碗破碎5.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制汽水B.晾晒海水得到粗盐C.配制波尔多液D.酸或碱溶液改变花的颜色6.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B.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C.在氧气中用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B.C.D.9.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B.4∶1∶2C.3∶1∶2D.3∶1∶310.规范的操作是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D.依据节约原则,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11.酚酞是常用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B.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酚酞中含有38个原子C.酚酞遇到氨水会变红D.酚酞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7︰212.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C.葡萄糖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13.做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所起的作用是:A.吸收生成物质B.增加氧气的含量C.防止瓶底炸裂D.增加瓶子的质量1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5.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铝镓合金是铝和镓熔合而成的混合物)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使用可以解决部分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水、氧化铝、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铝和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2)某同学想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请回答:①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尚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