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2.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电线拉断D.拱柱摔碎A.木质屋顶燃烧B.消防用水汽化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间隔增大D.分子体积变大A.分子个数增多4.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了四氧化三铁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5.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4/5、氧气1/5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会影响人体健康D.氧气易溶于水,使水生动物得以生存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生成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霍山石斛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我市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C16H25NO2)、等十多种生物碱。下列有关石斛碱说法正确的是()A.石斛碱有四个元素组成B.每个石斛碱含有44个原子构成C.石斛碱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D.石斛碱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8.关于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的失衡会导致温室效应,因此生产生活中应绝对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NB.SiC.OD.Al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B.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C.在氧气中用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11.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解释用金属铝做高压线电线,而不用金属铝价钱低、密度小、易导电、抗A银腐蚀性强等B咸菜晾晒时,表面有白色食盐析出溶剂蒸发饱和时有晶体析出铁锈不与氧气反应,但却加快铁生锈C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收水分速率D食盐溶于水不溶于豆油食盐溶解与加入溶剂多少有关A.AB.BC.CD.D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13.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