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元素含量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2.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铁融化成铁水C.冰雪融化D.米酿成酒4.下列是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制成桌椅B.植物光合作用C.灯泡发光D.水果榨汁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液态氧D.洁净空气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SB.SO2C.H2SD.H2SO48.下列图示中错误操作与对应后果不一致的是()A.读数偏大B.液体喷出C.液体污染D.酒精溅出9.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硬水与软水(肥皂水,振荡)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10.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找规律,填空:(1)化合价:HNO3、NO2、NaNO2、NO、____(写一氧化物的化学式)、N2(2)已知物质间转化关系:H2O2→H2O→____(填化学式)→P2O5。(3)物质的组成: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C4H10(_________)、_____(戊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中,可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2)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①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该选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②以下是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Ⅰ.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Ⅱ.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Ⅲ.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4)如图是一个多用途装置,其部分用途如下: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从_______端通入氧气(填“a”或“b”)。(5)如图A、B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①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③请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