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火源隔离A.B.C.D.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C.COD.NO23.下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C.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B.锌C.钢D.生铁5.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O2是反应物B.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小C.氯酸钾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小D.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MnO2中氧元素质量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①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9.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铜+氧气氧化铜B.氯酸钾氧化铜C.水氧气+氢气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0.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一分子停止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变大D.金刚石和石墨跟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11.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添加一层物质,该物质是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铁丝A.红磷12.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一定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C.一定量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3.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4.用浓硫酸、水、锌粒等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1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实验室,可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装置,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1)在A中,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_。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其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3)制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填字母)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