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十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制冷B.氧气用于气焊C.天然气用作燃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2.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X>YB.相对原子质量:X<YC.消耗硫酸的质量:X>YD.金属活动性:X>Y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酒精是最理想的燃料C.植树造林能有效缓解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D.煤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雨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C.CO2D.H2O25.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净水B.用氢气做燃料C.用干冰人工降雨D.用铬做灯丝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固体药品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7.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8.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B.可以用红磷燃烧反应初步测定空气中Y的含量C.X是氮气,按质量计算,在空气中约含有78%D.占空气1%的气体Z是混合物9.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矿泉水是纯净物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和氢原子C.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可能有“↑”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0.请根据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11.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2B.核外电子数为24C.元素符合为Mg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12.在灾区,为防止疟疾传染,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加热煮沸,②过滤,③投药消毒,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粮食酿酒C.湿衣晒干D.干冰升华14.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②仪器名称____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是___(选填序号);(3)若B中固体为锌粒,②中用稀硫酸可制H2,若用E装置(原来瓶中是空气且正立)收集H2,气体应从__端通入(选填“a”或“b”)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可气体先通过D装置,则D中应装药品名称______;(4)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CO2,优点是________;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则D中应装药品名称____,CO2与水反应方程式是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