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水和氢氧化钠固体C.生石灰和水D.水和食盐2.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A.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蒸馏水C.用燃烧的木条区分N2和CO2D.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和CO24.向某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l-D.据图可计算出混合溶液中FeC13的质量分数5.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B.NO2C.N2D.PM2.56.下列关于“物质一用途一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干冰一制冷剂一升华吸热B.氧气一焊接金属一可燃性C.石墨一作电极一导电性D.氮气一作保护气一化学性质不活泼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8.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扑灭B.夜间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前应做灯火实验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应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10.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11.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们的结论错误的是A.该反应放出热量B.该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D.某些金属如镁的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块状固体B.加热液体C.倾倒液体D.振荡试管,1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品变质C.光合作用D.蜡烛燃烧14.“”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15.如图探究CO2性质实验中,①、④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润湿纸花,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②不变红B.④先变红,③后变红C.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③、②、①依次变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加热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填编号)。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②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③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