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教育院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有三种原子C.反应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2.生产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中含有三种元素B.将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D.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3.下列关于元素以及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上B.地壳中、人体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C.温度升高,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了D.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4.“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为“神舟”飞船的发射做出了卓越贡献.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NO2B.N2O4C.CH4D.N2O5.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B.料酒C.白糖D.面粉6.下列有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D.铝ALA.锰MnB.钠NAC.钙Cu8.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不符合爱护水资源理念的是()A.工业上提倡一水多用B.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提倡用浇灌代替喷灌9.下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A.B.C.D.10.下列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2)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3)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离子”);(4)A、B、C、D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2)铜丝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氧化铜。(设计实验)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1)测量试管的容积为;(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5)燃烧结束,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反思与交流)(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______性,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3)步骤(3)中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______mL处(填整数)。(4)步骤(4)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5)如果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6)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7)有同学认为铜丝加热消耗氧气,故测量结果不准确,______(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