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氧气(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C.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2.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与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B.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3.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B.常见的合金:黄铜生铁钢C.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D.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物质——构成的原子不同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下列研究的主要内容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生态链研究B.物质结构与性质研究C.物体运动状态研究D.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研究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A.氮气B.食盐水C.碳酸钠D.氢氧化钙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B.野外焚烧垃圾C.共享单车出行D.自带布袋购物10.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下表中的空格。2个水分子2个亚铁离子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干冰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时,试管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溶液质量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同学向盛有CO2的塑料瓶中倒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拧紧瓶盖并振荡(如图丁),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小王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选择该装置的依据_____。(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_____,原因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3)欲测定某锌一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g放人烧杯中,将6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质量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2020生成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