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闻气体的气味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保障,关于环境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B.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环境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因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3.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在150周年来临之际,元素周期表大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2016年增加了4种新元素:113号元素Nh、115号元素Mc、117号元素Ts和118号元素Og,这标志着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满。如图为115号元素镆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属于金属元素C.核内有115个质子D.核外有173个电子4.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D.生成物的化学式可CH2O2表示5.对下列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其表面会变红色D.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7.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7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8.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9.偏二甲肼(C2H8N2)是用作推动火箭发射的燃料,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B.偏二甲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lC.偏二甲肼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偏二甲肼分子由C2H8分子和N2分子构成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90103反应后的质量/g121910xA.x=102B.丁一定是化合物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4: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C”)。(2)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3)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选填“A、B、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运用简单装置制取气体”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1)化学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2)要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你选择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中会出现的意外现象是____________。(3)利用你选择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如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③导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④导管刚冒气泡就收集;⑤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