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为了支援灾区防疫,我市紧急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D.过氧乙酸是氧化物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为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C.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D.减少煤等燃料,使用清洁能源4.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C.氮气可用来保存粮食、水果D.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空气5.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C.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无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6.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7.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B.闻气体气味C.测溶液的pHD.称量氯化钠固体10.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膜法可淡化海水,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都是选择合适的孔径将直径大小不同的粒子(或颗粒)分开B.海水制镁时,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将镁离子沉降聚集C.近年来海水因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的增加而酸化。因为这些氧化物溶于海水中会使海水pH值增加D.海水酸化严重将影响珊瑚和其他分泌碳酸钙的海洋生物生存,因为海水氢离子的浓度增加,这些海洋生物的碳酸钙外壳会遭到破坏1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2B.NO2C.SO2D.PM2.51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研究。(1)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粉末为Fe2O3粉末为Cu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