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主要实验步骤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步骤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BCaO(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CO2(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DZn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3.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的原理错误的是A.剪断烛芯——隔离可燃物B.吹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C.用杯子把蜡烛罩上——隔绝氧气D.用湿抹布熄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4.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氧气中燃烧B.向少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铁粉和铝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6.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示金属的活跃程度。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解释下列实例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氧化B.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C.用锡壶来装酸性物质D.氢气不能还原氧化铁,所以工业炼铁的还原剂用一氧化碳7.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B.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C.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D.用Ba(OH)2溶液除去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01226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9.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酸钾B.一氧化碳C.氧气D.氯化钠10.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炭可用于炼铁B.液态氧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C.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D.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1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紫色小花变红的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12.化学工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工业生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工业炼铁C.工业制二氧化碳D.工业制氢气1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未发生改变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15.“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铝:0.0596;锌:0.00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点)。(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3)C实验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