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C.Si、CO2D.Ar、Au2.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分子B.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元素D.中的“+2”表示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3.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B.反应前后原子组合方式发生改变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C.参加反应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5.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7.牡蛎俗称海蛎子、蚝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牡蛎肉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牡蛎肉富含谷胱甘肽(C10H17N3O6S),谷胱甘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下列关于谷胱甘肽的说法正确的是()A.谷胱甘肽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谷胱甘肽中氮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1:16C.谷胱甘肽由碳、氢、氮、氧、硫原子构成D.谷胱甘肽分子由碳、氢、氮、氧、硫元素组成8.有a、b、c三种金属,如果把a和b分别放入稀硫酸中,a溶解并产生氢气,b不反应;如果把b和c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b表面有银析出,而c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b>a>cC.a>b>cD.a>c>bA.c>b>a9.己知硅能在氧气中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硅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C.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2OD.很多矿物中含有硅元素10.红葡萄酒具有养颜、软化血管、抗癌等保健功能。红葡萄酒中含有花色苷,其化学式为C16H16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38个原子构成B.该物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4D.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31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2.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选择装置A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14.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