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原子C.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燃烧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不能把铝粉刷在铁制品表面防锈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空气C.食醋D.生铁3.新疆的和田玉、玛纳斯碧玉都闻名于世,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因为分子体积的改变B.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5.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氮气可做保护气,所以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氮气B.物质燃烧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反应C.锌与稀硫酸反应后液体质量增加,所以镁、铁、铝与稀硫酸反应后液体质量也增加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离子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7.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A.加热时,试管口避开自己或他人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D.闻药品气味时,用手扇闻8.在化学的学习中,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金属材料”顺序排列的是()A.CO2、NaCl、O2、CaOB.H2、H2O、黄铁矿、不锈钢C.N2、MgO、可乐、大理石D.空气、NaCl、武德合金,铜片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气体验满B.量筒读数C.倾倒液体D.加入粉末10.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FeC.N2D.Zn2+11.下列有关Na2S与Na2SO4的说法错误的是A.Na2S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32B.Na2S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100%C.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D.两种物质任意比混合,钠、硫元素质量比不变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一实验方案二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A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静置,观察B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用磁铁吸引在空气中充分加热C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钠溶液和浓硫酸电解水D证明水的组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A.AB.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初中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红磷稍过量,其作用是_____;(2)图B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4)图D是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验证的化学规律是_____定律。14.利用下图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2)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