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四中学片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榨取果汁C.火药爆炸D.液化空气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5.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枯茗醛属于氧化物B.枯茗醛属于混合物C.一个枯茗醛分子中含有23个原子D.枯茗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6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7.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其中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大的是()A.红磷B.铁丝C.硫磺D.铝箔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放置洗净的试管B.加热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液体的取用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0.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B.Al强于MnC.Mg强于AlD.Mn强于Mg1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液体药品C.称量食盐D.检查装气密性12.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13.下列微粒结构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1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中添加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B.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C.氧烛分解产生的高纯氧气不仅可以供给呼吸,还可以用作高能燃料D.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活动和化学无关的是A.生产化肥,以增加粮食产量B.合成药物,以保障人体健康C.开发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D.开发组卷网,以方便学生了解学习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乙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如何检验收集的氧气是否已满?____。(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点燃前要_______。(4)E为实验室炼铁的实验装置,a处应添加的装置是____。玻璃管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