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化学九上期中统考试题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NaNO2有毒﹣﹣化学性质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3.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D.集中焚烧塑料垃圾4.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5.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绿色火焰B.铁丝:耀眼的白光C.镁带:淡蓝色火焰D.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CO②2NH3③2N④⑤⑥2H+⑦SO2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⑥D.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O2可用于急救病人而O3则不能—分子构成不同B.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盛夏的大明湖畔,荷香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8.有a、b两份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在a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下图是二者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AB.BC.CD.D9.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实践与之相符的是()A.小区铲除绿化增加停车位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C.树枝落叶清扫后集中焚烧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10.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湿衣服晾干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挥发性1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钠离子的符号为Na+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D.FeO读作氧化铁13.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木条燃烧B.水果腐烂C.玻璃破碎D.铁钉生锈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闻药品气昧15.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后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并汇集到试管上端。则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是_____。(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3)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