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A纯水和矿泉水观察是否澄清BCO2和CO点燃,观察是否燃烧CH2O和H2O2溶液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D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A.AB.BC.CD.D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B.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C.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D.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CO、CO2、SO2均为空气污染物C.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做燃料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4.下列方法中,可用来鉴别CO和CO2的有()①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③点燃的木条;④通过灼热的CuO。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30℃时,30克的甲物质加到50克的水中能形成80克的饱和溶液D.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7.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的值是15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9.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10.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环境保护A能量变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出热量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C数字含义D资源利用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SO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直接燃烧煤会对空气造成污染A.AB.BC.CD.D11.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没有改变12.化学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D.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出现13.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A.46:9B.32:9C.23:9D.16:914.下列四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SiB.AlC.FD.He15.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B.使用胶头滴管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将滴管伸入试管中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量筒壁慢慢加入量筒中,并不断搅拌D.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B(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2)证明收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