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五县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海水、氮气B.空气、水、氧气C.冰水、氢氧化钾、氯化钠D.铁、氧化铁、生铁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总质量D.元素的种类3.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不断搅拌可增大蔗糖的溶解度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解的更多,又可以使其溶的更快4.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沉降B.消毒剂消毒C.过滤D.活性炭吸附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CO2通常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6.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均正确的是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金属C.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D.液氧用作火箭的燃料——液氧具有可燃性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五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②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④氧气能支持燃烧B.①③④C.②③D.③④A.①②③9.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由少到多依次是()A.氧硅铝铁B.硅氧铝铁C.硅铝铁氧D.铁铝硅氧10.下图是小明同学做的有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及性质实验,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CO2B.收集CO2C.收集O2D.铁丝燃烧实验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氢氧化镁加入到无色的酚酞试液中,无色酚酞不变色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有白烟出现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最后得到浅绿色溶液D.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放热、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12.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43.24.02.8反应后质量(g)5.2X7.22.8A.甲和丙是反应物B.丁一定是催化剂C.X=2.0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3.右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气密性检查:先用手握紧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1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pH值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