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是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2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固体不溶解B.t2℃时,NaCl和Na2CO3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1℃时,将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D.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2.如下图的实验设计与其对应实验目相符的是()A.只可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B.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哪个更高C.可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3.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C.Na2SiO3中Si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D.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CO2,收集不久就没有气泡产生了——二者已反应完全5.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标签上含锌6.5mg,这里的“锌”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6.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7.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B.不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不按分类投放垃圾8.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梧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震荡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D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A.AB.BC.CD.D10.如图所示,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能作溶液的溶质B.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D.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B.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C.t2℃时,60g甲加到100g水中,能得到150g饱和溶液D.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13.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进行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际问题,若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该试剂我们就能称为“高效试剂”,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的是()选项主要成分所含的杂质“高效试剂”AHNO3H2SO4Ba(NO3)2BBaCl2HClBaCO3CCaCl2HClCa(OH)2DMgCl2MgSO4BaCl2A.AB.BC.CD.D14.某学校化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