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H2O→H2B.Mg→MgOC.Na2CO3→NaOHD.KNO3→NaNO32.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悬挂物不反应),则弹簧秤读数()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4.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反应物中有单质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氧气分子发生改变6.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77.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食物腐烂D.轮胎爆炸8.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的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酒精的着火点B.增大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提高灯芯处酒精的浓度9.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0.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充有氖气的霓虹灯发出红光D.高压锅压力过大而爆炸11.用如图装置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锥形瓶引燃红磷B.红磷下方细沙的作用是隔热C.系有气球的玻璃管可缓冲气压,保证安全D.实验后天平指针右偏可能是橡胶塞未塞紧12.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A.+2B.+1C.0D.﹣113.下列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14.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B.镁粉常用于制作信号弹——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C.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锰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增加产生氧气的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1,某同学探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提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程中伴随热量放出,气体从溶液出来会带出水蒸气。(1)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细铁丝燃烧实验,验满是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导管_____(填“e”或“f处)(2)若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则导管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①若读数时俯视量筒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大②若未冷却就读数,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③要先用产生氧气排除管内空气,再连接装置(3)某同学用如下装置探究石蜡的组成,用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从左端通入,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石蜡燃烧,证明石蜡含有碳元素的证据是_____,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发现玻璃管口处有水珠出现,不能足以证明石蜡含有氢元素的理由是_____,图2中空试管的作用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若相对分子质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x为__________。(2)若儿童Ikg体重每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