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烧烤已成为徐州的饮食文化,烧烤为什么用木炭而不用木柴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光,通过热辐射使食品均匀受热②木柴燃烧产生火焰,有时还冒黑烟,容易将食品烤糊、熏黑③木炭、木柴都是可燃物,但木炭的热值大于木柴的热值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2.下列颜色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夏季暴雨前出现彩虹B.氧气加压降温变为蓝色C.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变为无色D.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空气的密度为,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C.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盐酸挥发C.粮食酿酒D.铜丝导电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产物B.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探究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7.2018年世界水日主题:“Naturefor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A.B.C.D.8.某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其氧化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A2OB.AO2C.AOD.A2O29.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2B.NO2C.SO2D.PM2.510.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B.AlC.OD.Fe12.图8所示的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B.②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C.③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粉D.④将同种稀盐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a_________。(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4)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把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14.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