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第四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类别与碳酸钠相同的是A.蒸馏水B.氢氧化钠C.硝酸钾D.氢氧化钡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制造应用、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尽可能产生小的副作用。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A.冶炼厂将尾气排放到空气中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焚烧C.使用含磷洗衣粉D.开发新型燃氢汽车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②Fe③Fe2+④H2O⑤NaClA.③表示铁离子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②④⑤C.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②④⑤D.④表示H2O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5.甲和乙可以合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丁属于氧化物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3∶1∶4C.丙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D.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铝原子中电子数为14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硅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蜡烛8.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张青莲D.阿伏加德罗9.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除杂质是化学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操作方法实验内容项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进行点燃B鉴别硬水与软水滴加肥皂水后搅拌C除去氢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再通过生石灰D鉴别氧气与氮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气D.DA.AB.BC.C10.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1)写出甲构成物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任写两种)(2)反应前后,_____(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3)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能得到干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若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2)查阅资料:①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③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若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的主要流程如下:(1)过程I得到氮气的原理是_____。(2)过程II中,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