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绍兴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四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够得出燃烧所需全部条件的一组实验是()A.B.C.D.2.硒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誉。一种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核内有45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4B.45C.79D.12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D.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B.泥土C.食盐D.碳酸钙5.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6.以下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A.B.C.D.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8.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2:3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CaCO3CaO+CO2↑A.CO2+H2O=H2CO3C.2Mg+CO2C+2MgOD.NaOH+HCl=NaCl+H2O10.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与足量O2反应,测得反应后气体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是()B.3gC.5gD.7gA.1g11.研究化学的发展史是我们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D.英国科学家波义尔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了酸碱指示剂12.下列关于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由分子构成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本身质量不变,化学性质可以改变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D.天然气可以作燃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碳粉与氧化铜粉末干燥并充分混合,充分混合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通常氧化铜和碳粉的质量比为10:1时实验效果更好,使碳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3)标志着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小红按氧化铜和碳粉的质量比10:1的比例混合后,给混合物加热,始终没有得到铜,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种)________.14.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展开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实验探究)实验一,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观察到_____,说明_____。实验二,在铜片两端大小相同的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在铜片中间加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_____。实验三,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现象是:①清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_____。实验四: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蜡烛c比d先熄灭,烧杯底部变黑,是因为CO2,不支持燃烧,蜡烛不完全燃烧:c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撇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15.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