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初三科目: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一二三四五六总分A.B.C.D.注意事项:23.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1.本试卷分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第I卷(选择题1-18小题为物理;19-30小题为化学)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物理31-43小题;第二部分化学,44-55小题)全卷共8页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2.必须在题目所示的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内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D.把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效。2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3.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l-35.5K-39Ca-40Fe-56Ba-137第I卷(选择题: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酒精挥发C。石蜡融化D。食物腐烂2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灭火方法的B.原子结构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空气组成目的模型)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溶解性2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2CuO=CO2↑+2CuB.2Fe+3H2SO4=Fe2(S04)3+3H2↑C.NaOH+HCl=NaCl+H2OD.Ca(OH)2+Na2CO3=CaCO3+2NaOH26.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浊液B.测溶液PH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2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夹试管D。添加酒精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22.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XZYC.YZXD.ZYX29.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1选项ABCD48.(2分)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实验鉴别硬水和软水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钠两种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目的固体量的水蒸气的少量盐酸(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方案加肥皂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通过固体氢氧化钠加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2)B中示数变大,说明浓硫酸具有。49.(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30.对下列实验制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的体积比约为。(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BCD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实验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装置50.(2分)铝和铁是两种是两种不易被腐蚀,原因是其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价。铁制品易生锈,防止铁生锈很重要,请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集气瓶中的水:冷却烧杯中的水:51.(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溅落熔融物,防止集①加热铜片吸收放出的热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气瓶炸裂②隔绝空气(1)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选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提纯乙常采用的方法是(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3)欲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措施(填一种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36分)五、非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