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周文王为西伯时,赐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据此推测,下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钺B.高级生产工具C.军事统帅权的象征D.诸侯国的徽标A.最高祭祀权的代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可知,这个玉钺是跟战争有关的,所以可能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中的玉钺不涉及祭祀,排除A项;玉钺很贵重,是身份的象征,不是生产工具,排除B项;玉钺不是诸侯国的徽标,排除D项。故选C项。2.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镰刀河南辉县出土的铁锤口A.较高生产力水平B.频繁的兼并战争【答案】AC.新兴的小农经济D.宽松的社会氛围【解析】1【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详解】根据题干“河南辉县出土的铁犁头”“河北易县出土的铁镰刀”“河南辉县出土的铁锤口”可知,战国时期,铁农具大范围使用。结合所学可知,铁农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农具,不是兵器,排除B项;仅从题干中的农具,无法说小农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农具,不能说明社会氛围宽松,排除D项。故选A项。3.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A.建筑用途广泛B.史料价值突出C.艺术价值较高D.材料来源丰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可知,西汉时期的瓦当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说明其艺术价值较高,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西汉瓦当的制作技术,未说明其建筑用途,排除A项;题干通过西汉瓦当的制作精美体现了其艺术价值,未说明史料价值,排除B项;题干信息未涉及西汉瓦当的制作材料,强调的是西汉瓦当艺术价值较高,排除D项。故选C项。4.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A.铸币金属匮乏B.币制较为混乱C.农业技术落后D.商品经济衰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已,民间盛行以物易物,恰好说明国家分裂、战乱不已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不能说明铸币金属匮乏,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以物换物,不能说明币制较为混乱,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是农业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5.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摹刻”即雕版印刷术,宋朝时雕刻印刷术使用增多,2【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