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堂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本试卷分I卷、卷,共12页。第I卷第1页至第6页为道德与法治、历史选择题,其中第1—12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3—24题为历史试题,每题2分,共48分;第I卷第7页至第12页为道德与法治、历史非选择题,共52分。4.考生选出第I卷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第Ⅱ卷试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8分)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A.建立县制B.奖励军功C.鼓励耕织D.废除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B项正确;商鞅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商鞅变法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傜役及兵役,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项正确;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光武中兴,排除B项;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排除C项;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A项。3.学习历史离不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只解决“真伪”问题,而价值判断是对事物的美丑、善恶、好坏、进步或落后等进行评价。下列属于价值判断的是()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赤壁之战D.安史之乱【答案】D【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价值判断是对事物的美丑、善恶、好坏、进步或落后等进行评价”和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乱”字体现了对这一事件的评价,符合价值判断的要求,D项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未体现价值判断,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两大集团爆发的战争,未体现价值判断,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展开的战争,未体现价值判断,排除C项。故选D项。4.下表摘自眉山市三苏祠陈列的“吏事精详”中的“景德、元祐各级官员数量表”(该表根据苏辙《元祐会计录收支叙》统计)。表中官员数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各级官员景德(1004-1007年)元祐(1084-1094年)大夫(景德为诸曹郎中)39230朝奉郎以上(景德为员外165695郎)副使631111供奉官1931322侍禁3162177………………总计11386767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量重用文臣B.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提高进士地位C.增设多重机构和官员,以分化事权D.与辽、西夏政权对峙,以应对战事【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