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二〇二四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90分钟。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考生注意:历史试题共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4个小题,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方框涂黑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D.东周C西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可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A项正确;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是在夏朝之后,排除B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建立西周,是在夏、商之后,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排除C项;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东周的后半期,称为战国时期,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2.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是()A.蒙恬B.班超C.张骞D.甘英【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出使是为了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两次出使为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奠定基础,C项正确;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与“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不符,排除A项;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收复西域,击败贵霜帝国,与“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不符,排除B项;甘英是东汉使臣、外交家,开辟欧亚交通路线的伟大的探险家,与“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3.下列改革中,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项正确;商鞅变法主要是富国强兵,满足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排除C项;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项。故选B项。4.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确立于()A.秦朝B.西汉C.东晋D.隋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D项正确;科举制确立于隋朝,秦朝、西汉、东晋,都还没有确立科举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5.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D项正确;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排除A项;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光武中兴,排除B项;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排除C项。故选D项。B.左宗棠6.明朝时,领导抗倭战争的民族英雄是()D.关天培A.戚继光C.林则徐【答案】A【解析】2【淘宝搜索店铺: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A项正确;清朝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B项;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C项;1841年在鸦片战争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