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郑和远航教学反思(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1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篇一

1、巧用题目,诱导初读感知

2、紧扣结尾,引导细读感悟

3、从读中写,体会写作特色

4、依据标题,指导熟读复述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投影仪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的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板书: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听读范文

3、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派遣 太监 魁梧 抱拳 扶老携幼 瓷器 脱缰野马 撕裂 威胁)

(强调个别字写法读法)

4、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

5、请同学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标记问题的答案)

2、能正确流利地的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板书: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听读范文

3、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派遣 太监 魁梧 抱拳 扶老携幼 瓷器 脱缰野马 撕裂 威胁)

(强调个别字写法读法)

4、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

5、请同学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标记问题的答案)

三 交流反馈

1、了解学生初读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四 指导分段

(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指导分层)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总结: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预习得很充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回到600年前,跟随郑和的船队一起去经历一次远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详略精当的写法

3、通过课文,感受郑和等人的不畏艰难、永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听写词语

二 精读课文

1、紧扣结尾,引导细读感悟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2、读悟课文第一、二、六自然段,体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问题设计:课文是怎样分别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此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3、读悟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以郑和为代表的“我国古代人民顽强对的探索精神”及“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问题设计:从第三自然段,你们读懂了什么?

郑和远航的船队所到之处,情况如何呢?

课文中写了几次风险,分别是什么呢?

(此为本课难点,引领学生通过理解相关词语,体会相关语句描写,联想相关画面等来体会郑和的精神和此次出行的意义)

4、 回归整体

学生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问题设计: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三 体会写作特色

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四 依据标题,熟读复述

(进行如下指导:1、抓住联系点 2、想象画面)

五 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板书设计

第一次 扬帆起航

(详写) 友好交流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篇二

课文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1、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1、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进一步感受郑和远航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主体地位彰显的课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学会自主探究。本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录象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入文本,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充分领略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创设情境 → 提出问题

↓ ↓

点拨指导 → 自主探究

↓ ↓

点评疏理 → 交流汇报

↓ ↓

设计应用 → 训练实践

第一课时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3、 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初步了解郑和及其下西洋的事情,认识到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启发质疑

1、 读新词:

派遣 身材魁梧 健步 抱拳 浩浩荡荡

赠送 扶老携幼 瓷器 珊瑚 惊叹不已

呼啸 奔腾咆哮 撕咧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2、 这些新词每组都描绘了郑和第一次远航中的一个场景,谁能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3、 大家想不想亲眼见识一下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呢?(播放郑和远航的录象片段)

4、 引导质疑:这节课,你最想知道有关郑和第一次远航的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

2023年郑和远航教学反思(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